芬兰的基础教育在全球享有盛誉,芬兰政府积极参与OECD、欧盟等国际组织的评价活动(如PISA项目等),期待通过与国际专业机构的合作来提升本国的教育测评技术。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将芬兰的教育模式作为研究和借鉴的对象。
芬兰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包括招生类考试)
行业执照和教育资格考试
国家、区域和学校质量监测
芬兰质量检测体系:
据悉,芬兰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从上至下分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次,由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两部分相结合,组成“教育评价网络”。
1.国家层面
国家层面的评价由2014年成立的芬兰教育评价中心(Finnish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er,FINEEC)负责,该中心由政府设立并独立于芬兰教育与文化部,下设评价委员会、高等教育评价委员会、基教及职教评价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全国教育评价五年计划,承担具体的国家教育评价及相关研究工作,为全国学前至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保障提供评价服务。
据悉,为避免多个机构并存时出现的职权交叉、组织重叠等问题,芬兰已经裁撤了其他国家层面的教育质量监测机构。
2.地方层面
在地方层面,芬兰地方政府有责任为国家组织的外部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并对所辖区域的教育活动开展自评。自治市的自评主体通常由市委员会、市审计委员会、市教育委员会共同构成。
3.学校层面
学校在评价中享有很大的自主权,既是评价的主体,也是使用结果的利益相关方。
学校自评包括对其教学服务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等,通常包括:
校长自评
教师自评
学生自评
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及时反馈学生学业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家开展外部教育评价的重要信息来源。
芬兰教育评价体系特色:
1.芬兰政府在教育领域中的定位是服务者,而非管理者或监督者。芬兰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质量外部评价并不具有行政约束力,政府一般都不会直接干预学校运作。
2.在职业资格认证方面,芬兰高校毕业证书可代替很多资格证书。
3. 芬兰教育评价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
芬兰绝大部分教育评价的经费都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并通过法律来保障各级各类教育评价都能获得充足资源以及评价具体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