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估指标的理解
要把本科教学工作做好,就要对指标体系进行认真的学习,准确理解指标内涵。下面我就按指标体系顺序对各个指标进行一些解读。
(一)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一个顶层设计,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是很重要的,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办学指导思想既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而学校各项工作做得好坏,又都反映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因此,各级指标都与办学指导思想有关。考察一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不仅要看下面的两个二级指标,而且还要看其他指标(如师资、资源配置、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等)。
1.1学校定位
学校定位 主要是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学校依据什么来定位,主要依据有三方面:第一是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第二是要依据自身的条件;第三是学校发展的潜力。
这里要强调的是定位一定要根据自己现有的实际情况和水平,不要盲目攀比。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在定位中有一种比较严重攀比的不良倾向,再就是要体现自己的特点,要有个性,不能是放在哪个学校都合适。
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其相应措施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这些规划里面所确定的目标应该体现学校的定位,所采取的措施应该都是为了实现这些定位。
1.2办学思路
(1)教育思想观念 教育思想观念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先导。特别强调现代高等学校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竞争加剧。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要随之转变,要更加重视教育教学质量,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学校在科学的质量观的指引下,结合自己的定位,制定质量标准并切实付之实施。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必须有时代特征,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转变。在教育思想观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考察学校领导层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教育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领导层办学理念的一种体现,特别是学校的党政一把手。所以考察一个学校的教育思想观念必须要考察学校领导层的办学理念。
考察内容:有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会议记录、领导讲话等;教育改革信息;近三年教育思想、教育改革的调查报告及研讨会等有关资料;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职称评定一票(教学质量)否决制材料;教学第一责任人有关材料等。
(2)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党政领导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能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二是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如科研工作、社会服务等)的关系;三是对教学的经济投入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四是各职能部门都能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为教学、教师、学生服务;五是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都能体现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六是育人工作已成为学校舆论中心,教师学生的感受等。
考察内容: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校级领导、处级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校领导听课纪录汇编;学校经费收入、支出情况及教学经费所占支出比例;科研支持教学工作的有关材料;围绕教学中心地位开展校内体制改革的材料(如人事、分配等);各职能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党委会、行政办公会研究教学工作的会议记录;“服务育人”先进个人材料等。
(二)师资队伍
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师资队伍应该说也属于教学条件,因为它尤为重要,所以单独作一个一级指标。下面设了两个二级指标。
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1)生师比 是用折合在校生数除以教师总数,一个就是必须区分专任教师和师资是两个不同概念,所以两个数字应该不是一样的。计算生师比的时候教师总数是用专任教师数加上50%的外聘教师数。专任教师两个条件,一是必须要有高等教育的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必须承担教学任务,不一定是讲课,承担其他教学任务也可以。过去统计时要求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现在有些放宽,只要高校教师资格证,从事了教学工作就可以统计在内,也包括了行政岗位的教师、临床教师、实验教师。
(2)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考察师资队伍结构时,用的是师资。师资是指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不管这些教师现在属于什么岗位,教学岗位还是科研岗位还是行政岗位,都是统计的基数。也就是学校在编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非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如工程师、医师、实验师等即使从事了教学工作也不算。结构合理就是要符合学校的定位,适应学校教学的需要、适应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考察时,一是看学校整体的师资队伍质量状况,数量、学科、学缘、年龄、学历、职称、各院系分布情况;二是要看学科发展的情况,教师的科研状况、新专业新学科师资队伍状况、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师资队伍状况;三是看基础课和主干课程的师资队伍状况;第四要看学校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主要是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发展趋势良好,一是要有学科带头人,已经形成了梯队,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二是要队伍稳定,看近三年队伍的变动情况,三是要各种结构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考察内容:全校师资的自然状况(量、学科专业、学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以及各院系的分布状况);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新学科、新专业的师资状况;主要基础课和主干课的教师队伍状况;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教师队伍的状况;教师流动情况(补充、调离、退休、进修等)。
(3)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 考核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是指已经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在职教师,不包括在读的,也不包括研究生班和双学士学位。
2.2主讲教师
(1)主讲教师资格 统计主讲教师资格时,基数是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不包括指导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指导课程设计、指导实习的这些教师。符合主讲教师资格指要么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要么是具有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二者必居其一。新教师还要具备一个条件,就是进行了岗前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经考核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按学年统计,一般各学年主讲课程的教师人数是不同的。
考察内容:主讲教师资格的有关制度、近三学年讲授课程教师名册(注明主讲课程、哪些具有主讲教师资格)、课表等。
(2)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每个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不再聘任相应的技术职务。如何把握,2005年以前,仍然执行评估方案,2005年及以后,A级标准按照教育部2005年第1号文件执行。注意,在这个指标里,C级标准似乎要高于A级标准。在考察学校是否达到A级标准的时候,首先要考察是否先达到了C级标准,即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每个学年度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是否达到了95%。在计算教授、副教授讲课的时候,是要把学校所有的教授、副教授都要统计在里面。就是说即使你是校长、处长没有上课,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你的职称是教授、副教授,都作为统计的一个基数。有这样几种人可以不统计,即出国、进修、病休这一学年都不在岗的。返聘的教授、副教授可以不统计,但是延聘的教授、副教授要算在里面。这里的上课要求是主讲一门课程,不包括讲座和实践教学。
考察内容:近三学年在编教授、副教授名单(不在岗的注明原因)、近三学年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讲授课程情况、相关制度、激励措施和实施情况等。
(3)教学水平 教学水平怎么来衡量,一是看学校实施培养方案的效果能不能达到预定培养目标。很多学校提出来,专家评价一个普通高校的教学水平是不是用重点高校的标准来衡量?不是的。主要是按你根据学校定位设计的培养方案能不能达到你制定的培养目标。这里有一个科研促进教学的问题。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第一,就是科研的设施、经费能不能改善本科教学的条件;第二,科研的成果能不能转化成本科教学的内容;第三,科研课题和教师的科研工作是否有部分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等。教学水平是综合评价的结果,主要参考因素:教师教学档案资料中平时课堂教学质量和其他教学评估的结果;专家组现场听课评估结果;实验课、毕业设计(论文)、考试的试卷质量及分析等教学环节中反映出来的教师教学水平。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这个指标,既讲条件又讲利用。一个学校教学条件不够当然不行,但是一个学校条件有了但没有充分利用,没有充分发挥条件的效率,那也是不行的这个指标,特别是第一个二级指标,教学基本设施,在现方案中贯彻了去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发2号关于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这些都是合格标准,只在C级标准要求了,A级没有,所以考察学校要首先达到C级标准。达到C级标准以后才能考虑这个学校能到A还是能到B。如果C级都达不到,这一观测点就是D。
3.1教学基本设施
(1)校舍状况 一个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所谓的教学行政用房是指教学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再加上行政的办公用房,要求是学校产权的。教室包括普通教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绘图绘画室等。辅助用房是指直接为教学服务的教学准备室、教具陈列室、实验室的仪器库、体育设备室等的建筑面积。行政办公用房是指学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及各院、系、部的教研室和行政办公用房的建筑面积。第二个是每百名学生所拥有的教学用计算机台数,这里专指教学用计算机,行政办公、科研、后勤管理用的都不能算。第三个是每一百名学生所拥有的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的座位数。这都是一些硬指标,其他的都是一些关于效果的软性的指标,就看这些条件能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2)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 实习基地是指具有稳定的实习场所(有协议)或没有协议但已经连续三年在同一个地方实习。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有稳定的教师和辅助人员队伍,有实习的项目,场地、设施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还有一个指标是生均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000元,每年要增长10%。原医学院校评估指标内涵说明中提到的附属医院仪器设备值的8%计入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总量,现仅作为学校办学资源量的参考,不再计入。
考察内容: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情况(包括名称、地址、建立时间、实习专业、可容纳实习人数等内容)、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协议、学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有关材料、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一览表及台卡、加强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材料等。
(3)图书馆状况C级标准以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来统计;A级指标还要图书馆管理手段先进,使用效果好,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现代化手段,采集、交流信息和管理图书,使用方便,效率高,利用率高。
(4)校园网建设状况 主要是考察学校校园网建设的水平、硬件的情况以及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在校园网建设中,要加快数字图书馆、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校园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校园网建设的条件,建设的条件先进不先进;第二是考察校园网的运行,校园网的运行好不好;第三是看校园网能不能促进本科教学,现有很多学校校园网硬件不错,但在本科教学中没有或没有很好发挥作用,比方是高速公路修得很好,但没有车很快跑起来。
考察内容:校园网基本数据、校园网信息化程度分析、校园网服务本科教学材料(网上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辅导答疑)、校园网流量统计、教务管理系统建设及运行、学校主页及各单位主页建设情况等。
(5)运动场及体育设施 该项指标考核的内容有以下几点:一是室内体育场馆情况,包括体育馆、游泳馆、体操室、器械室、训练室等;二是运动场地情况,包括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器械区、综合投掷区、障碍物区、健身区。生均面积为≥3平方米;三是有符合学校特点的专项训练场地和设施:如冰场及设施、乒乓球及设施、艺术体操场地及设施等;四是各种配套设施情况。
注意:建筑面积是指已经使用的建筑面积,在建项目不算,按去年评估中心的意见,对西部地区特殊政策,在建面积只要资金到位可以看作是已经使用面积处理。教育部高教司2005年7号文件和2005年评估通知里面有一句话,就是生均行政教学用房面积和生均图书,专家要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进行考察,其含义就是一方面要坚持标准,学校要按照标准进行建设,另一方面专家组会考虑到学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实事求是的进行评价,具体的来讲图书不仅要考察生均图书册数,还要考察每年的生均进书量,看学校所拥有的电子图书的数量及使用的情况,能不能基本满足教学的要求,从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如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不足,但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利用率,能够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基本满足教学工作,这样也可作为合格。
3.2教学经费
(1)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 这里有两点要注意,统计生均教学经费的时候,教学经费和学生数要用同一时间段的,另外算生均教学经费的时候,经费用的是年底的数,即12月31日的数,计算时,使用的学生数是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的自然人数,学生数也要用年底的数,即12月31日的数字。今年评估的学校,要考察2003、2004、2005三年的决算数据,2006年的预算数据提供作参考。2003、2004年度执行方案的标准,即C级标准是20~23%,A级是25%,2005年以后执行1号和7号文件的标准,即C级标准是25%,A级是30%。教学经费的统计比较复杂,各个学校的情况也不尽相同,特别是本专科业务费,必须是直接用于本专科生教学运行的费用,教育部在报基本状态数据时有个说明。要说明的是水电费、工资及福利性开支、学生助奖学金、学生工作经费、教师进修费等都不能计入本专科业务费。
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教学经费投入要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教学经费投入不达标,学校教学评估就不能通过。高等学校要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
(2)生均四项经费增长情况 考是察学校近三年用于每个学生的教学运行经费在数量上的变化,计算时用的学生数是普通本、专科生在校生学生数。该项应考虑三个增长情况:一是近三年每年四项经费总值增长情况;二是生均近三年四项经费每项分别增长情况;三是近三年生均四项经费增长率的增长情况。
(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4.1专业
(1)专业结构与布局 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要合理,如何做才可以称之为合理?从三个符合来考察,一是要符合学校的定位,二是要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三是要符合教育规律,另外也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学校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不断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新办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学校要根据本地和本校的办学基础,建设品牌专业,形成优势和特色,最终形成与重点学科和专业相匹配的,在地区或行业有影响的重点专业或优势专业。要重点考察新办专业,考察其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和教育部的要求,专业设置的论证和依据是否明确和充分,是否有相应的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是否符合学校的定位,教学条件(如实验室、设备、实习见习、教学资料、师资队伍等)如何,教学质量能不能有保证,学生满意不满意等几个方面。
(2)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保证人才质量和培养规格的法规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和安排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在校几年中课内课外学习的重要保证。考察一个学校的培养方案,主要是考察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还有培养方案本身的内容及执行的情况。指导思想和原则具备三个体现,一是要体现学校的定位,特别是培养目标的定位;第二是要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思想观念要先进;三是要体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主流。
考察内容: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情况;培养方案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现素质教育,体现创新、创造、创业教育情况;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等。
4.2课程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着重体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是要考察学校改革总体思路、具体计划、配套措施、实现的情况和已经取得的成果。学校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从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目标出发,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要进行优质课程建设、系列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整合和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批教学质量高的有特色的本校优质课程。
考察内容:教学计划制定和修订中关于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原则,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情况;课程体系的调整、合并、重组、整合情况,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设计情况;学校的特色课程、优质课程、重点建设课程、精品课程情况;学校的课程建设规划及经费投入情况;学校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各级各类成果,课程质量标准及评估情况等。
(2)教材建设与选用 教材建设要完善教材的评审、评价、选用机制,要严把教材质量关,要选用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和新版教材,要采取措施支持和出版有特色的教材。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能力进行教材建设,要做好教材的选用,特别要强调教材的评审、评价、选用机制,要使用高质量的教材。
考察内容:教材选用和征订的制度、办法;近三年选用教材情况,各类教材选用的比例,特别是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的选用比例;自编教材的规划、措施及选用、获奖情况;教材建设的规划、政策、措施、效果,有关教材评审、评价和选用制度。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是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要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有利于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课堂讲授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讨式、合作式教学方法,要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要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是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技术,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要求,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必修课里面利用多媒体授课课时不低于30%,其他院校不低于15%;重点建设高校是指“211工程”建设的高校;2005年以前按照方案执行,2005年及以后要按照2005年1号文件执行。
考察内容:学校关于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政策、措施、成效;学校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比例;学校教师开发研制和应用课件情况;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情况。
(4)双语教学 在2004年修订方案时,对双语教学要求比原来的降低了一些,只是对四个专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这几个专业有量的要求,其他专业不作特别要求,希望学校注重规划,采取措施,积极支持进行双语教学。当前主要是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的数量。考察内容:学校为推进双语教学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学校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门数及占相关专业课程总门数的比例。
4.3实践教学
(1)实习与实训 实践教学里增加了实习和实训。主要是考察学校实习时间有没有保证,采取什么有效地措施保障实习和实训的时间,是否收到好的效果。这里强调要保证实习的时间,要保证实习的效果,要科学的制订实习与实训方案,科学的设置实践教学体系,要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要创造条件让大学生较早的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
考察内容:实习、实训时间是否有保证;实习经费是否有保证;实习效果情况,主要是指完成教学计划和实习大纲要求的情况;提供必要的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记录和评语、实习总结等相关材料。
(2)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年论文等,也包括军训、创业活动以及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等。上述内容要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是评估中的关键性指标。
考查内容: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内容、学时、学分等分配情况;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形式等更新和改革情况;学生参加科研和科技活动情况;实践教学的效果,包括实验开出率等。
(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注意,这里是按学年统计的。只要一门实验课程有1个实验项目是综合性、设计性的,就算这门课程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该说,这个指标要求还是比较低的。
(4)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要开放,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验室开放考察的内容包括开放的范围、开放的时间、开放的内容和对学生的覆盖面,还应该包括学校的科研、专业、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号文件要求所有实验室都要对学生开放。
(五)教学管理
5.1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队伍是指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人员,包括学校的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的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院(系、部)分管教学的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专指本专科教学管理人员,不包括成人教育、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
(1)结构与素质 在姓名、年龄、学历、学位、学缘、职称、任职时间等方面构成一个合理的结构。但是在教学管理队伍分析时要考虑到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的,其教学管理秩序也是不稳定的,所以在考察教学管理队伍时要考察任职时间。要考察教学管理队伍个人的德、智、才和从事管理工作所必需的业务水平,既要有与岗位相适应的能力、理论和知识水平,又要明确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要将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当中。
(2)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一方面要考察教学管理工作,考察这个队伍是不是严格执行教学的规章制度文件,严格的教学管理;同时还要看这支队伍有没有服务意识,能不能做到以人为本;第三还要看其研究的项目和研究成果。要看你的科研状况怎么样,特别是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研究状况怎么样,实施改革状况怎么样。
考察内容:教学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形成的调研或咨询报告;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研究立项情况;教学管理人员撰写和发表的教研论文或专著情况;教学管理人员取得的成果和获奖情况。
5.2质量控制
(1)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 学校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教学管理文件的完善,学校文件要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采取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
(2)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学校要制定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没有质量标准就没法评价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教学质量是多层面、多样化的。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等)。质量标准是指为达到目标、水平和要求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标准应具有目的性、规范性、可操作性。质量标准要符合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也都应有相应的质量标准,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应有相应的工作规范。考核时除要求提供系列质量标准文件外,还要考核标准的执行情况。
(3)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含实践教学)监控与保障体系是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的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包括六个环节,一是目标要确定,二是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要建立,三是信息与收集(包括统计、检测),四是评估(建立学校评估机制)五是信息的反馈(收集的信息要反馈),六是调控,几个环节构成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里特别强调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规章制度,包括毕业设计(论文)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选题原则、指导教师的资格等,要体现不同专业特点的质量标准、评分标准、答辩成绩等。
考察内容:教学检查与评估的材料、教学督导、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听课记录、每年有关教学通报及处分决定等。
(六)学风
6.1教师风范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教师风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文化水准、精神面貌等的综合表现,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教师风范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核心,是学校品牌和校风的象征。教师的教风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及各项教学活动中,也表现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还表现在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等方面。在当前形势下,教师抵制学术腐败也是教师风范的表现形式之一。考察的重点是学校要重视师德建设,是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措施保证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是否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师是否严格的履行教师的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考察内容:学校倡导优良教风的措施,制定的教师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教师从严执教、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典型事迹和表现;是学校整治学术腐败、处理教师违规违纪情况等。
6.2学习风气
(1)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 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中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影响所形成的,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比较大的影响。学习风气的考核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看:一个是看学校的氛围。校园环境和学校氛围是优良学风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第二就是学生的管理,优良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学生的管理,要形成学生的管理系统,形成管理的规章制度;第三个就是教育的载体,因为优良的学风都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来形成的;第四就是学生的群体表现,就是学生的形象表现。
(2)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 良好学风的建立和形成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学风也有很多载体,这些载体对形成良好学风有一定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校园氛围。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气氛等都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作用,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努力成才。二是管理体系。学生工作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科学的管理体系,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管理。三是教育载体。学校组织的科技活动,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对形成良好学风有促进作用。四是形象表现。学生群体的形象表现和学习、生活作风也能反映学风状态。学生考试的作弊情况、迟到早退情况、旷课情况、自习情况、课堂听讲情况等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风状况。
(3)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学校要注意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是指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各种科技活动的人数,人数多也是指参加这种活动的人数,要系统的参加科技文化活动的才算,只是听学术讲座的不算。
(七)教学效果
这里有六个二级指标,三个是重要指标。今年变化就比较大,教高评中心[2006]1号文件规定,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原则上只抽查在校学生近一年的试卷、实验实习报告和调阅最近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师教案的抽查,也以本校任课教师的当年教案为主。这就是在评估的方式上有些变化。
7.1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1)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 这里讲的基本理论是指学生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是指学生基本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如何来考核一个学校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的成绩,特别是对学生学习主要课程的考试试题水平及学生考试结果的分析。不光看试卷的成绩,还要看试卷的质量,评分的标准和要求及是否执行严格,考试的管理;第二是要看学校之间横向可比较的考试和竞赛、比赛的成绩,全国的统考、地区的统考、全国的竞赛、地区的竞赛等;第三是专家组考察的结果,通过查阅毕业论文、试卷、各种材料,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讨论、测试等等来调查。专家组通过综合判断得出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实际结果。
(2)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除了考察学校在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中的工作,通过调查和考核来考察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状况以及这方面的奖励和成果。
7.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的质量,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个学校师资的水平,也反映了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非常重要。考核一个学校的毕业论文主要看两点,一是毕业论文的选题,选题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情况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选题是否结合实际,二是看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是不是适当,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指导学生。除了考察毕业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之外,还要考查学生的能力,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工具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表达交际的能力。要坚决杜绝抄袭现象。关于毕业设计(论文)是不是必须强调“一人一题”的问题,《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一人一题”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避免相互抄袭的有效前提。当然,也可以几位同学共同合作完成一个较大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大题目的总体设计每个同学都要参加,其余部分应做到分工明确,以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完成相应部分工作。
7.3思想道德修养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 在第三个二级指标思想政治道德修养里面加了一个心理素质,因为在考察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中心理素质是很重要的。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现在学生心理上的问题比较多,高校里出的很多问题与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素质不健康有关系。心理素质主要考察学校有没有相应的机构,如心理咨询机构,在心理素质上,学校做了些什么工作,有没有相应的措施对学生的心理疾病进行及时的医治,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如何。
7.4体育
体育 主要考察两方面,一方面是合格率,2002年颁布的健康标准的合格率,2003年开始执行,以前执行的是合格标准的合格率。今年参加评估的学校,应该看健康标准的合格率;另一方面还要考察学校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活动的情况。
考察内容:近三年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达标测试的统计表(要提供系统数据查询);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关制度;学校历年运动会的有关材料;学生参加各类体育竞赛及获奖情况、参加各类运动会及获奖情况;学生早晨锻炼情况及有关材料等。
7.5社会声誉
(1)生源 一个是看在录取平均分与当地的录取分数线之间的差距,二是看第一志愿录取率,三要看报到率。
(2)社会评价 主要是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反应以及媒体、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以及学校培养人才的状况等等。
7.6就业
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看就业率,近三届学生的年底就业率,第二就是看学校采取什么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就业,取得的效果。计算就业率分母应该是当年获得毕业证的学生人数。
(八)特色项目
要求要评优秀必须有鲜明的特色项目;评良好的,要有特色项目。学校在总结办学特色的过程中,由于对特色的认识不一,对办学特色的内涵把握不一,因而概括出来的办学特色,有的比较准确,有的就不是特色。特色项目的标志:一是有区别于同类的特征;二是有明显高于同类的优势;三是有突出的实践效果;四是有应用、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要注意:第一点是,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的东西,是通过发动广大的教职员工总结出来,是需要挖掘、需要总结的,有些学校就是组织几个人写出来后发动全校都来背,其实广大师生并不认可;第二点,特色跟办学的成绩应该是有区别的,办学的成绩不一定能成为学校的特色,某些方面的工作做得好是成绩,但别人也做得好就不是特色了。第三,这里讲的特色是学校办学和教学工作的特色,主要不是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因为单科性学校一般都有某种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合并成综合性学校相反不明显了。第四,不要将定位等共性作为特色,如办学特色概括为:“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培养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地方学校的共性要求。第五,特色项目不能总结太多,有的列出4、5条,5、6条,由专家来选,其实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哪一条才是本校的特色。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李进才